李嘉诚228亿美元交易突遭叫停?!港府出手,下周签约泡汤?

劳拉·马塔沙 2025-04-03 美容 36 次浏览 0个评论

交易紧急叫停:长和集团228亿美元港口交易受阻

2025年3月28日,香港《星岛头条》爆出重磅消息:长和集团原定下周签署的出售巴拿马港口计划被紧急叫停!接近长和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,“下周不会签订任何协议”,并表示“大家明啦!”。这起涉及228亿美元的交易,将巴拿马运河两端关键港口及全球23国43个港口的控制权拱手让给美国贝莱德财团,一旦完成,美国将实际掌控全球6%海运贸易的咽喉要道。长和集团的这笔交易,为何会突然“急刹车”?

地缘政治博弈: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

长和集团的交易计划从曝光之初就裹挟着复杂的政治色彩。香港《大公报》连续三次刊发社评,直指该交易“损害国家利益”,警告巴拿马运河若被“美国化”,中国21%的航运贸易将受制于人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则高调赞扬这笔交易是“美国夺回巴拿马运河”的标志性胜利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虽未直接点名长和集团,但也明确强调“反对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”,暗示交易可能涉及“损害他国正当权益”。国务院港澳办也连续转载港媒批评文章,将交易定性为“非普通商业行为”,要求企业“认清立场”。港府态度强硬,特首李家超公开强调任何交易须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”,并明确反对“胁迫施压手段”,这被解读为港府对长和集团施压升级。

法律与资本的暗战:违约风险与政府干预

交易暂缓的背后,是法律条款与政治干预的精密较量。商业律师指出,长和与贝莱德的协议中通常包含违约条款,若一方因不可抗力退出,需承担相应责任。但真正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来自政府层面。中国《反垄断法》第28条赋予监管部门叫停“排除、限制竞争”交易的权力,《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》中的“关键基础设施”条款,可直接将巴拿马港口定义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资产。中方也有权在交易完成后要求贝莱德剥离资产。更严峻的是《香港国安法》。若港府认定交易构成“配合美国对华打压”,长和集团可能面临刑事调查。《人民日报》此前已尖锐批评李嘉诚“出卖国家利益”,警告“失去祖国后盾的资本终成西方肥肉”。李嘉诚长和集团面临着巨大的法律和政治风险。

李嘉诚的困局:商业抉择还是政治站位?

这场风波再次将96岁的李嘉诚推向风口浪尖。长和集团声称交易“纯属商业考量”,但其低价出售战略资产(扣除债务后实际收益仅142亿美元)的合理性备受质疑。摩根大通报告显示,巴拿马港口仅占长和EBITDA的1%,交易更多是“规避地缘风险”而非财务最优解。李嘉诚低估了中美博弈的烈度。美国试图通过资本控制关键基础设施,而中国则将港口视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支点。中远海运等中资企业此前已在巴拿马布局,若长和资产落入美方,中国在拉美的“双循环”战略将遭重创。李嘉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,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问题,更是政治站位的问题。

结语:历史的天平

长和集团的交易暂缓,标志着商业逻辑在地缘政治前的彻底失效。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称,交易“未被取消但细节未定”,博弈仍在继续。对李嘉诚而言,这已非简单的商业取舍,而是“站队”问题——若执意推进,或将失去中国市场与政策支持;若终止交易,则需直面美国制裁风险。正如前特首梁振英所言:“商人有祖国”。当资本博弈上升到国家生存权之争,任何“在商言商”的幻想都是致命的短视。长和集团的命运,终将由历史的天平裁定。李嘉诚的未来,也悬于一线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四川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李嘉诚228亿美元交易突遭叫停?!港府出手,下周签约泡汤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